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台南後壁無米樂~~~住宿及DIY篇

雖然我們住在台南市,可是從原本的舊市區開車到後壁還是需要一個小時,另外想住住這個有百年歷史的古蹟,所以決定要住在這裡(老闆聽到我們住台南,可是留宿在這裡有點驚訝)



這是〝荷蘭井湧泉民宿〞地上的招牌,由紅磚的排列顯示出歡迎光臨─因為是直立式的排列




我們中午抵達時不知道要由何處進入民宿,還從人家的後門進入,問了在裡面幫忙的社區媽媽後還是找不到,後來是爬過籬笆進入的,我們三個真的不是找路的專家

現在想想門口這麼醒目,我們怎麼會找不到?(還從前面經過耶,可是都沒看到)


在入口的右邊,就是有名的井,這口井據說是荷蘭時代鑿建的,已有三百年的歷史,因為民宿在井旁,所以取名為〝荷蘭井湧泉民宿〞

旁邊是洗衣服的地方




賢慧的我正在努力洗衣





據老闆的哥哥說,我們住宿當天正好是後壁茄苳媽出巡到菁寮的日子,媽祖在這口井停留了好一段時間,所以隔天我們當然要用媽祖加持過的水洗洗臉、洗洗手,一方面保佑我們,另一方面消消暑(因為這正是日正當中的時候,我們三個出去玩耍了一個上午)

泉水真的很清澈且涼爽


從入口進入會先看到洗衣場─不過目前只是讓我們體驗一下古代人洗衣的情境



之後會看到〝三角藺草〞

後壁有名的編織就是用這三角藺草所編織出來的



再進去就是三合院了,如果吃飯時間來到,會看到社區媽媽忙碌的身影─忙著煮好吃的割稻飯
我們今晚的菜色:雞肉、竹筍控肉、花生、菜圃蛋、青菜、湯
很大一碗耶,只有我吃光光,另二位美人沒我厲害


割稻飯的原由
約1974年前,手工收割農忙,請許多伴工的好友互相幫忙,割完後所呈現的感恩完工餐


送餐時,社區媽媽會以竹樓盛裝送來

我充當一下送餐小天使




在吃東西時,店貓回不斷圍繞著你,還會再你身邊磨蹭,或者用水汪汪的大眼乞求的看著你,還會一直喵喵叫~~~~一直說我也要吃啦




介紹一下我們的房間,前面一道木門可以上鎖,後面一拉門,寫著〝圓滿〞(每間吉祥話都不同)





打開拉門

我們的閨房─使用的都是客家的花布

房間裡沒有電視,可是好像回到小時候睡在大通鋪,大家可以打打鬧鬧



這是其他間房間,全部好像只有四間房間




這像不像電話
請不要試圖拿起來,破壞公物,這是門栓


看清楚了嗎?

我們三個白癡,上床玩耍了,老闆還很貼心的跟我們說,要關門(因為我們只有關房間的拉門及木門,不知道這個門也要關)




這是另一個門(客房區有三個出入口)




在土溝村時一直很想進入有這個門的家裡看看,現在還住在這裡耶



傍晚時兩個美人吃完飯坐在院子裡看〝無米樂〞,可是我實在坐不住了,到處晃晃,看到晚霞(下方的房屋都是三合院耶)




回到民宿也已經開燈了,很漂亮的燈,白天時完全沒有發現

接下來老闆教我們做藍染

菁寮舊地名為「青仔寮」,清朝時墾民在此大量栽種「菁樹」(青仔),收成後加工製成染料。為了保護放染料的「青仔桶」不被雨水滲入,墾民紛紛搭起草寮來遮風避雨,慢慢地大家就慣稱此地為「青仔寮」

這裡兩位美人真的很有耐心,我已經坐不住了,她們還在努力



終於大家都有滿意了



這是我染色前的模樣


之後老闆的哥哥就幫我們拿去浸泡染缸


第二天中午
最前面的三坨布就是我們昨晚設計的布,還要經由清洗(要洗四次,由最前面洗到最後),再交給老闆脫水,最後再剪開昨天的橡皮筋

在這之前都是老闆的哥哥幫我們從染缸拿出來透氣(據說要跟空氣作用,才會著色)


這是我們三個的作品


我的是中間哪一個

我跟作品合照一張,古蹟當作背景













台南後壁無米樂~~~玩樂篇http://phoebe824.blogspot.tw/2013/06/blog-post.html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台南後壁無米樂~~~玩樂篇

2013/5/25~26與紀小宇及麗如學姊共同出遊~~~無米樂悠閒之旅
這一次是與其他人一起出遊,不是自己一個人,可以有更多的探險活動
可是還是要先小小介紹一下〝菁寮〞

菁寮分為菁寮、墨林、後廍三個里,菁寮舊地名為「青仔寮」,清朝時墾民在此大量栽種「菁樹」(青仔),收成後加工製成染料。為了保護放染料的「青仔桶」不被雨水滲入,墾民紛紛搭起草寮來遮風避雨,慢慢地大家就慣稱此地為「青仔寮」。墨林則由當時村長阮謙先生,就當地人才出眾,取名墨林村(墨客林立之意)。而後廍緊鄰八掌溪河畔,昔日私人製糖之草寮林立,又位處「菁寮」聚落之後,因而得名
【這篇部落格有部分資料引自網路,有興趣可上網看看:菁寮無米樂幸福農村http://wumile.tnc.gov.tw/page02.htm

首先到達的是菁寮國小,這座百年國小不是只有古蹟而已,還有生態園地

進入大門左右兩邊各是一棟日式建築

左邊

中正堂─木造禮堂建於1951年,我們去的時候,正好遇到學生們在練習應該是菁寮的金獅宋江陣


右邊

舊辦公室─木造辦公室建於1956年


從中正堂旁邊再往後走看到的是昆蟲生態園(在桃花心木旁,而在舊辦公室旁是蝴蝶生態館)



桃花心木林,很美的的一座小森林,雖然是正午時分,可是微風吹來,好涼爽,好想與周公下棋

這片桃花木林立刻收買我,真想立刻取代這裡的某位職員在這裡上班




可愛的大象溜滑梯

雖然年紀大了(民國69建造的),但是依然勇健,不過真的是國小小朋友使用的,size對於我們有點~~~小了一點,坐在上面會卡住,滑不下來



穿過運動場是一排校舍,教室前方有因應小朋友身高的洗手台,很可愛吧!


在校舍前除了要各種高度的洗手台外,還有一排排的椅子及表演台,好像是森林學校,如果有活動也不需要頂著烈日,而是舒服的坐在樹蔭下乘涼看表演

在校舍附近有一個〝穀亭畚〞


穀亭畚是早期農家儲藏米穀雜糧如稻穀、花生、玉米、甘藷等的場所,即今之「穀倉」。穀亭畚頭尖肚大,造型有趣。
【引自網路: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search/search_meta.jsp?xml_id=0006714711




這可是學校師生共同完成的,使用竹片及泥土塑造而成

在中央通道上出現的〝禮義廉恥〞,還是蔣中正先生提的耶,這在一般較新的學校應該看不到了吧








 

 

 

菁寮天主教聖十字架教堂

在菁寮國小斜對面
民國45年德國方濟會楊森神父(Father Eric Jansen)於菁寮購地展開建堂工作,並透過在德國的舅舅委請友人波姆(Gottfried Boehm)設計教堂,因經費問題教堂至民國49年(1960)才完工,而波姆在1986年獲頒「普立茲建築獎」(建築最高榮譽,亦被喻為建築的諾貝爾獎)
教堂建築的4個尖錐頂是最大特色,,它們覆蓋在4個功能各異的空間頂端,這些狀似秋收之後田間稻草堆的4個尖錐建物,也形似帳幕,意指「天主居住在人間的帳幕」




進入参觀請記得關閉手機及禁止攝影,避免喧嘩

我們到的時候正是休息時間,所以先去其他地方逛逛後才來參觀
進入後感到非常寧靜,可是因為當天有馬祖出巡活動,所以在教堂裡面感到寧靜安詳,但在教堂外卻是鑼鼓喧天的奇特景象

在此處聖壇旁有見到狀似祖先牌位、香爐,經過解說後得知前來傳教的神父發現台灣現有的祭祀祖先的風俗還不錯,故請示教宗後獲准,所以會看到這奇特的現象




美麗的金字塔

這是最大的尖錐,是不是很像金字塔












菁寮德馨宮



創建於1900年(清光緒26年)

我們來訪時巧遇廟會盛事─後壁茄苳媽出巡,下茄苳泰安宮與上茄苳顯濟宮共辦的祈安巡禮活動,據說泰安宮與顯濟宮已有一百多年未参與了,我們真是太有福氣了
共有59庄共同参與出巡活動,而活動為期三天,正好我們到菁寮時正是第二天馬祖出巡到菁寮的日期,不能不說我們真是太太太有福氣了

因為學姊怕鞭炮,所以我們在遊街時到農會裡頭去吹冷氣納涼,可是外面熱鬧非凡,實在是坐不住,所以到處去探險,意外發現德馨宮就在農會後面,每個宮廟的車隊到德馨宮前都會有德馨宮的幹部說〝歡迎XX宮〞,全程使用台語攸,真是超厲害的
這是在德馨宮前方照的,我在這裡還有檢糖果耶(以前小時候廟會時都會有人丟糖果,可以去檢,已經好久沒碰到了,好懷念)









 

 

基督教長老教會



遊行車隊結束後,發現在農會附近有尖尖的教堂建築物,所以意外發現了基督教長老教會














荔園衍派黃宅




在長老教會的對面是黃家古厝

 創建於1928年,是一棟閩洋融合風格的建築,也是目前菁寮僅存的日治時期洋樓建築,不過目前謝絕訪客參觀

旅行有趣的地方就是會有許多意外的發現,比如這次因為要避開遊行車隊所以意外發現德馨宮、基督教長老教會及黃家古厝(因為看地圖實在找不到耶,方位永遠不對)


再來回到老街慢慢逛
菁寮老街,又稱北勢老街或是嫁妝老街,因為早期嫁妝產業興盛,成為採辦嫁妝的重要地點,目前糕餅店、棉被店、腳踏車店等嫁妝店都還在


老街的地面,會引導你走,且在各個店家前還會有店名,所以逛街時也要注意一下地面








 

 

新源成布莊




創建於1920年,販賣很鮮豔的花布(很像客家的花布),以及做好的各式台客包
據說第一夫人周美青夫人也曾來光顧過唷








新和源餅舖


創建於1940年
目前還在營業,不過因老闆娘年歲已大,做餅程序繁瑣且繁重,所以只有假日兒女回來做餅時有營業

注意看,磚頭的排列
若是呈直式排列(如照片所見),其含意為─歡迎光臨
若式呈現橫式排列,則表示─人車止步,謝絕訪客


 

 


 

豐昌商店

創建於1929年
無米樂紀錄片的主角之一─崑濱伯,過去崑濱伯的祖父主要是經營醃製或曬乾品生意,到了父親接手後店名為豐昌商店改賣種子,崑濱伯則是當個農夫,在2006年得到冠軍米殊榮,據說崑濱伯將當時冠軍米獲得的獎金─100萬捐給鄉里運用

猜猜崑濱伯幾歲了…他民國18年生,到現在84歲了,身體還很勇健,且他還寫出一手好字
照片中的主角就是崑濱伯


 

 

兩美理髮店




創建於1938年,已歷經兩代經營,目前仍在營業中



古時雖然沒有美髮雜誌,想燙(或想剪)什麼樣子,還是可以看圖告訴老闆,他會幫你〝設斗〞(台語)好



有日治時代的理髮椅,座墊是使用牛皮,骨架及旁邊的轉輪是生鐵,目前還可以運作,隨你要躺還是要坐都可以


如果你沒有要剪髮,可以考慮買一個手工耳扒子,尾巴是使用鵝屁股毛,很軟


耳扒子前端彎彎的地方─挖耳屎的部分,是使用這個鐵鉗做出來,這是古代的燙髮工具

我想用這個器具燙出來的頭髮應該很捲吧!(很像花媽的髮型)




老闆夫妻會一邊跟你聊天一邊做耳扒子

老闆說他已經70幾歲耶,一點都看不出來











和興冰果店



創建於1934年
在兩美理髮店的對面,原本想去吃冰消暑,就在我大聲在兩美理髮店前大喊來去吃冰時,老闆娘很抱歉的說現在沒有營業了(因為健康因素),有點可惜,據說這裡可是阿公阿嬤約會的地方耶





 

 

北勢老街屋




在老街上看到一排保存良好的老房子,且看起來有在賣東西,怎麼可以放過它呢



進入看看裡頭是賣廚房必需品─醬油,當然我們三個在隔天要回台南時,一定繞過來買醬油回家啦

真的還不錯吃





 

 

進成自轉車店

創建於1926年
早年腳踏車雖是重要交通工作,但卻是奢侈品,所以早年嫁女兒會以腳踏車作為嫁妝,避免掌上明珠嫁過去後被人瞧不起,但現在盛況不再,以維修為主

據說這是一齣偶像劇的取景地點,不過沒看所以不清楚




這是以前的招牌吧
在室內要進去繞繞看看才會看到攸












金德興藥鋪(阮家古厝)



創建於1901年,是縣定古蹟
位於進成自轉車店的對面
前方的紅磚也是有意義的─如果紅磚的排法是直立式的…表示歡迎光臨,可以進入參觀,但如果排法是橫式的…人車止步,這是私人土地,並不對外開放




注意看,兩扇門的花紋是不同的唷





注意看門門的上方,這是門釘?據說在早年如有重大事件(如婚嫁時),可以將門釘拉出,整扇門是可以取下來的,不過現在已經固定住了




裡頭還存放有百年歷史的中藥櫃





這是候診區?





在櫃台旁的小燈,很有古意,不知道是不是也百歲了












稻稻來(莊宅)



在阮家古厝旁
屋主莊長溪先生,曾任台糖公司原料委員,並於民國38至76年間擔任菁寮部落村長職務





命名由來:屋主莊長溪先生之子─莊隆厚先生於民國100年起,莊家古宅做為地方文化保存活化之示範點,取其台語發音─〝慢慢來〞之意,希望大家慢遊菁寮體會在地文化

內部很像是餐廳,不過都沒有人(只有旅客,所以不知道有無營業),隱約記得這好像是社區餐廳,提供社區的老人餐點,不過沒看到社區老人吃東西,也沒看到社區媽媽煮飯





這是古代的縫紉機,我家也還有耶




這是內部庭院的樣子





在這裡常常可以看到的洗手台




在最裡面荒廢的房屋,不過還是保存得很好


這是從另一個門照進來的感覺,就是古










 

販仔間


 往荷蘭井民宿的方向逛去看到一間應該是老房子,可是整修過,且寫了一個〝販仔間〞,真的好疑惑,後來上網查才知道這是一間古代的旅社
看了簡章才知道,這創建於1936年的旅社名為〝振興旅社〞是荷蘭井湧泉民宿經營者的爺爺開的





 

 

 

老茶店




在販仔間旁邊有一個非常漂亮的百香果棚架涼亭,好想照像下來,可是都有人在那裏乘涼、泡茶聊天,所以害羞的我就只好作罷,不過在漂亮百香果棚架旁有一個好像一間古代的柑仔店,不過這聽說是古時候的〝茶店〞

不要想歪了,這是純喝茶休息的店



裡頭放了許多早期的生活用物

牆上的臉盆,小時候外婆家也有



這裡還有 12生肖的鐵牌耶~~~可能是我孤陋寡聞,從沒見過








 

柑仔店



往菁寮國小的方向走去,這是真的柑仔店了,裡頭販賣小時候的糖果、點心、遊戲,還有許多是我從沒見過的小遊戲,如老虎嘴邊拔毛,可以進去逛逛,真的很有趣

老人家也非常可愛,看到我在照相,還立刻開燈幫我打光










 

瑞榮鐘錶店

創建於1934年
這裡簡直是鐘的博物館,許多都是無價之寶
老闆殷瑞祥目前仍在維修鐘錶,店內有許多從沒見過的骨董鐘,且在店內一邊聽著老闆述說鐘錶的故事,一邊還可以聽到骨董鐘滴滴答答的聲音,如果在整點還可以聽到鐘聲大做的聲響
以前外婆家也有這種用發條的骨董鐘,不過小時候太皮了,看到下方鐘擺一直晃,都會趁四下無人時抓住鐘擺不讓它動,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玩久了就壞了



老闆非常有活力的跟我們介紹他的珍藏

這個鐘不需要發條、電池,仍然可以運作…利用重力原理



這個鐘也不需要發條、電池…利用上方的鐵珠掉在鐘後方像是摩天輪的容器上,帶動齒輪轉動,每四小時掉下一顆鐵珠,全部共有20顆





這個鐘也不需要發條、電池,可是原理我忘了



這是不倒翁鐘,放在傾斜的斜台上,會隨著時間慢慢往下移動,但12鐘永遠朝上








 

隆泰棉被店




創建於1953年,不過很可惜沒有見到煌明伯
這也算有點年紀的裁縫車(老闆娘說約有40~50歲了),後方共有5個線捲,老闆娘說有5個線捲的才可以做像百褶裙般的樣式,不單單只有車布邊










 

墨林文化館




墨林文物館,是間在菁寮地區相當很少見的四合院,原是日治時代「菁寮醫生」之稱的梁耀明先生故居

這裡應該是墨林村,注意看地上的標示與菁寮的不同,菁寮的是石子刻出的標示,在這裡是書寫


據說館內收藏了許多梁醫師當時使用的醫療器具、全家居住於此的生活用品,以及居民們無償的提供各式傳統農具與生活用品,不過我沒看到醫療器具,只看到〝重仁診療所〞的匾額



這是早期的紡織機(織布機)



房間是很日式的,不過現在堆放雜物了


早期的廚房,外婆家的舊廚房好像也是類似這樣的,通風、採光良好,下午日光照射還有光影
還好我不是生在古代,不然房子可能會被我燒掉




這是一進門的屏風,是不是很有日本風








 

建成鉛桶店



創建於1958年,目前老闆娘仍持續經營中

小常識:會反光的是白鐵(比較貴),霧面的是鉛片製作而成





這是讓鉛桶壓出紋路的機器














第一天的行程到此告一段落,回到民宿休息,不過因為遇到千載難逢的後壁茄苳媽出巡,在晚餐後散步時當地熱心的居民介紹我們去鑽茄苳媽的轎下以祈求平安,所以我們有騎著鐵馬到另一個村落去,不過最後我們沒有鑽,可是看到了原來到了晚上神明休息時要搭帳篷







第二天的行程
原本想去白河逛逛的,不過開車看到小南海,上去到土溝村時,騎腳踏車騎了好久還是找不到,這次既然開車,且還有其他人在不用擔心安危,所以不管其他人(反正開車的是我),一路給他殺去小南海瞧瞧




在去小南海的途中有荷花田,下來照照相

日正當中,荷花也要躲在陰影下避免曬傷



這個花謝了,留下的是黃色的蕊,對我來說好特別,且非常顯眼,在開車經過時,在紅紅綠綠中,看到一抹鮮艷的黃色,因不方便在路中間停下,所以把車停好讓哪兩隻快要中暑的美人留在車上吹冷氣,自己一個人走一段路拍照










 

小南海



小南海本由上茄苳埤及將軍埤構成,又名永安水庫,位於白河和後壁之間,其水域是屬於嘉南水利系統的防洪灌溉用埤塘,遠望一波萬頃,面積大如湖,林木茂監,鳥類棲息。由於普陀寺位於湖畔,且內供奉觀世音菩薩,因此以「小南海」稱之。【引自網路:台南觀光官網http://tour.tainan.gov.tw



這就是小南海的吊橋
之後再回到無米樂社區,意外發現原來碾米廠就在這裡









義昌碾米廠




創建於1948年

興建於日治時代,原屋主於民國37年將碾米廠賣給梁新義先生,後由第二代梁乃文先生接手





這檜木製的碾米機仍保存良好





古人的智慧,會在屋頂上開洞,並覆蓋透明屋瓦,使其增加採光




此乃梁乃文先生的夫人,她是東山國小的退休教師,精通國、台、日語
猜猜老闆娘幾歲……85歲了,皮膚好好


在碾米廠對面的三合院

紅色的磚瓦,搭上遠方的藍天白雲,及前方的綠地,是不是很美,不過也很熱(另外兩隻看起來快熟了,還好我平時比較冰,所以活力還不錯)







之後買買伴手禮就打道回府了
台南後壁無米樂~~~住宿及DIY篇http://phoebe824.blogspot.tw/2013/06/diy.html